肉
毒
素
肉毒杆菌毒素(BotulinumToxin)是厌氧性革兰染色阳性杆菌产生的噬神经蛋白。其中A型作用最强。
A型肉毒毒素作用机制
A型肉毒素做注射进体内后,作用于肌肉内的神经肌肉接头处,它进入突触前膜,阻断乙酰胆碱的释放,从而达到减少肌张力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再生的神经末梢可以重新支配肌肉,肉毒素的作用就会消失。肉毒素的作用一般维持在4个月到6个月后就会消失。
肉毒素注射后的拉伸
1
髋部肌肉
增加髋部内收、外展活动范围,患者距墙一臂远处侧方站立,牵伸侧上肢外展,下肢外旋放在非牵伸侧下肢后方。牵伸时躯干向外侧屈,骨盆内侧移动,以牵伸髋外展、内收肌群。
2
膝关节屈曲
上方手在臀部固定骨盆,下方手被动屈膝至最大范围,以牵拉膝部伸肌群。
3
增加伸膝活动范围
患者坐在床沿,牵伸侧下肢伸膝于床上,非牵伸侧下肢放在地上,上身向前弯曲至最大范围,以牵伸屈膝肌群。
4
增加屈髋活动范围
患者手膝跪位,腰部保持稳定,臀部向后运动至最大范围,以牵伸伸髋肌群。
5
增加伸髋活动范围
患者俯卧位,双手放在肩前,伸肘手掌支持,上身向上抬至最大范围,以牵伸髂腰肌。
6
踝与足部肌肉
患者可站于足部拉伸器上,根据情况调整倾斜度。
肌肉痉挛会导致偏瘫患者的运动障碍程度加重,这不仅会对患者的康复造成不利影响,同时还会进一步危害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如何积极地对偏瘫后上肢肌肉痉挛实施治疗,是偏瘫患者康复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但单纯应用康复训练的治疗效果仍不理想,为了提高偏瘫后上肢肌肉痉挛的治疗效果,在康复训练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了肉毒素对偏瘫后肢体肌肉痉挛患者实施治疗,取得了良好成效。
撰文:陈晓静
拍摄:许一婷
专业指导:曹悦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