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缓解肩周炎疼痛的小方法

肩周炎主要病因:

急性创伤:急性创伤的形式较多,如肩部挫伤、肱骨外科颈骨折及肩关节脱位等。由于局部出现炎性渗出、疼痛和肌肉痉挛,可导致肩关节囊和周围软组织出现粘连,而发生肩关节的冻结,肩部急性挫伤、牵拉伤后治疗不当等,出现肩周炎。

组织损伤:软组织劳损或退变,肩部长时间保持某一姿势而固定不动,长期低头工作和肩部负荷过重等均可引起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慢性劳损或退变。软组织退行性病变,对各种外力的承受能力减弱是基本因素。劳损或退变可引起冈上肌腱炎、肱二头肌腱炎和关节囊炎等疾病。

姿势不良:活动少或久固定,肩部活动减少可造成局部血液循环不良、炎性渗出淤积、长期过度活动,姿势不良等所产生的慢性损伤是主要的激发因素。日久纤维素沉着,从而导致萎缩和粘连;肩关节脱位、上肢骨折和手术后外固定等时间较长这些因素均可导致肩周炎的发生。

肩外因素:高血压或代谢性疾病,可引起肩关节周围肌肉充血和异常肌紧张,诱发肩周炎的发生;肺结核、胃肠病变或颜面疾患,可引起关联痛,进而使肩关节周围组织发生病变。颈椎病、心、肺、胆道疾病发生的肩部牵涉疼痛,因为原发病长期不愈使肩部肌持续性痉挛、缺血而形成炎性病灶,转变为真正的粘连性肩关节囊炎。糖尿病发生肩周炎的风险更大,患病率为10%~20%。肩周炎也与甲状腺疾病、长期制动、脑卒中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肌肉的废用、慢性劳损、内分泌紊乱、免疫反应、外界环境变化、疾病存在等也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

肩周炎常见症状:

疼痛期:肩关节疼痛活动时加重,并且有肩部僵硬,肩部疼痛尤其是夜晚,疼痛加重,不能翻身,影响睡眠。受凉后可以诱发疼痛加剧。肩各方向主动、被动活动均不同程度受限,以外旋外展和内旋后伸最重。起初肩部呈阵发性疼痛,多数为慢性发作,以后疼痛逐渐加剧或钝痛,或刀割样痛,且呈持续性,气候变化或劳累后常使疼痛加重,疼痛可向颈项及上肢(特别是肘部)扩散。逐渐出现肩部某一处局限性疼痛,与动作姿势有明显关系。随着病程延长,疼痛范围扩大,并牵涉到上臂中段,同时伴有肩关节活动受限。若勉强增大活动范围会引起剧烈锐痛。严重的不能梳头和反手触摸背部。夜间因为翻身移动肩部而痛醒。初期患者尚能指出明确的痛点,后期疼痛范围扩大,可以持续10~36周。

僵硬期:疼痛逐渐减轻,仍然有肩关节活动明显受限以及肩部活动度下降。肩关节周围可以有轻度压痛,肩部肌肉可以出现萎缩。病程持续4~12月。肩关节活动受限,肩关节向各方向活动均可受限,以外展、上举、内旋外旋更为明显,特别是梳头、穿衣、洗脸、叉腰等动作均难以完成,严重时屈肘手不能摸到同侧肩部,尤其在手臂后伸时不能完成屈肘动作。

恢复期:肩部疼痛缓解,活动总结改善,病程可以持续5~26月。肌肉痉挛与萎缩,三角肌、冈上肌等肩周围肌肉早期可出现痉挛,晚期可发生废用性肌萎缩,出现肩峰突起,上举不便,后伸不能等典型症状,此时疼痛症状反而减轻。

肩周炎恢复方法:

但要使肩部功能完全恢复,还必须靠患者在能耐受的疼痛范围内进行体育疗法。

扩胸:坐位或立位。双手扶颈,使双肘后伸,每次50-下。

耸肩:坐位或立位。肘关节曲成90度,两肩耸动,由弱到强,每次50-次。

展肩:坐位或立位。两手握拳,先放在头顶,然后逐渐向上伸展,直到最大限度,每次30-50下。

旋肩:站立,两脚同肩宽,上身向前弯,使垂下的前臂作顺时针随后逆时针的旋肩运动,旋转范围由小到大,每次50-下。

摸高:在上面悬掉一物为标志,用患侧手臂尽量上摸,并逐渐加高悬吊物,每次反复50-次。

振翅:立位,两臂伸直,向两侧抬起,与身体成90度,约停10秒钟再放下。每次30-50下。

捞物:站立,两脚同肩宽,上身向前弯,患侧前臂向下做捞物动作,每次30-50下。

爬墙:站立在墙前,患侧手扶住墙,由低向上爬,直到最高点为止,然后放下手,每次20-30下。

甩手:站立,两脚同肩宽,两臂前后轻轻摇动,并逐渐增加摆动幅度,每次50-次。

上述疗法每日早晚各一次。患者可全部做,也可酌情选做,只要坚持锻炼,注意肩部的保暖,肩关节活动功能就会逐渐恢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dsc88.net/jjlzl/680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