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烈日炎炎注意高温危害

本文转自:邢台日报

高温天气是指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向公众发布的日最高气温35℃以上的天气。高温天气作业时,人体可能出现一系列的生理功能改变,当这些变化超过一定限度时,则会带来不良影响,引起机体的病变,严重者可能造成中暑,甚至危及生命。

高温危害主要包括中暑先兆、中暑等。中暑先兆是在高温作业时,出现头晕、头痛、乏力、口渴、多汗、心悸、动作不协调等症状,可伴有面色潮红、皮肤灼热等,短时间休息后症状即可消失。热痉挛是在高温作业时,大量出汗后出现短暂、间歇发作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多见于四肢肌肉、咀嚼肌及腹肌,尤以腓肠肌为著,呈对称性。热衰竭是在高温作业时,出现多汗、皮肤湿冷、面色苍白、恶心、头晕、心率明显增加、低血压、少尿,伴有眩晕、晕厥,部分患者早期仅出现体温升高。热射病是在高温作业时,出现以体温明显增高及意识障碍为主的临床表现,表现为皮肤干热,无汗,体温高达40℃及以上,谵妄、昏迷等;可伴有全身性癫痫样发作、横纹肌溶解、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如何科学处置高温中暑呢?中暑先兆要立即停止工作,到阴凉通风处休息,补充含盐清凉饮料,并予以密切观察。中暑发生时立即转移中暑人员至阴凉通风处,使其平卧,脱去被汗水湿透的衣服;采取水浴或冰水擦浴、冰帽、冰袋降温、扇风加快蒸发(不提倡药物降温)等措施,同时持续进行肌肉按摩,促进循环;少量多次补充含盐清凉饮料、盐汽水等,但不可急于补充大量水分,否则会引起中暑人员恶心、呕吐和腹痛等,不建议使用软饮料、含咖啡因饮品、含酒精饮品用于快速补水;口服藿香正气水、用风油精或清凉油涂于中暑人员的头部太阳穴等部位;中暑人员若已失去知觉,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使其苏醒;如中暑人员呼吸停止,应立即实施心肺复苏;出现高热、昏迷抽搐等症状,应让病人侧卧,头向后仰,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转载请注明:http://www.hdsc88.net/jbtz/705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