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层肌肉刺激对脊髓损伤患者下肢肌张力异常

北京哪里专业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m.39.net/pf/a_5740834.html

24期康复医学综合专题

陈吉保,姚加佳,王岩,等.深层肌肉刺激对脊髓损伤患者下肢肌张力异常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35(24):-.

前言

肌痉挛是脊髓损伤(SCI)患者中常见并发症之一。据报道,SCI的患者12%~37%存在痉挛问题,40%的患者因为痉挛而影响康复治疗的实施,其中超过25%是严重痉挛。痉挛状态的机制尚不明确,一般认为,痉挛是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脊髓反射活动增高引起,是以牵张反射亢进为核心运动控制紊乱所致。SCI后导致中枢性运动抑制系统失调,致使低级中枢的原始功能释放,导致运动环路的兴奋性增强,从而表现为被动活动肢体时阻抗感增加,深反射亢进、阵发性痉挛及不自主强直收缩等。

综合近年国内外研究发现,以物理治疗及抗痉挛药物治疗一直是临床治疗SCI后肌痉挛的主要手段,但其具有疗程长、起效慢及药物不良反应多等不足。

振动疗法可以对肌肉、骨骼、关节疾病所引发挛缩问题起到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对中枢神经疾病患者的肌痉挛、关节挛缩强直等也可通过振动疗法而得到一定程度的减轻,在康复治疗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PEER等表明,应用局部振动疗法可改善踝关节背伸活动度和胭绳肌柔韧性。也有学者报道,振动可引起股四头肌肌电图活动降低。有研究发现,振动治疗对SCI患者伸膝肌群、踝跖屈肌群的痉挛有明显改善作用。在脑卒中领域,振动疗法对肢体及躯干肌痉挛的改善都有显著的效果,并能提高患者的姿势控制和日常生活能力。

深层肌肉刺激(DMS)作为一种局部振动疗法,针对骨科患者的肌肉紧张、脑卒中患者的肌肉痉挛和肌肉短缩等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目前,DMS在康复治疗中应用日益增多,广泛应用于放松运动员深层肌肉和减轻肌肉疲劳等,其可能主要通过机械振动来改善肌肉周围血液循环,反复刺激降低神经兴奋性,从而降低肌肉张力。

因此,在未有完全治愈痉挛的方法前,将DMS应用于SCI患者缓解痉挛的管理过程中,对SCI患者的痉挛管理提供参考意见,为提高严重痉挛患者的生活质量探索出新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如需论文PDF原文,可在下方留言:论文题目+邮箱,小编随后统一发送。还可点击“阅读原文”在线阅览。                


转载请注明:http://www.hdsc88.net/jjlzs/654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