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曾培杰/陈创涛
汤方是一个方针、方向、方法
上次有个病人听老师的话,摘了橘叶泡茶喝,喝完后乳房胀痛就不明显了。
老师说,一味橘叶在行气方面就相当于一剂逍遥散。
今天这个病人又带了一个病人过来,也是乳房胀痛,而且还伴随着头晕。
老师摸完脉后说,你这个病也是生气得的,脾好医,气好医,脾气不好医。病人问,那该怎么办。
老师说,要么改性子,要么就喝药呢?病人说,有没有不苦的药,好喝点的。
老师说,有啊。你回去搞几味药泡茶,薄荷、生姜加橘叶,疏肝行气降逆,治你肝区胀,也调你胃气不降。薄荷还能清利头目,你这个气阻了,郁在中焦,头目不清爽,用新鲜的效果还好。
老师一般不建议病人捧着药罐子,长期喝汤药,所以能不让病人喝药,老师都尽量少让病人喝药。
喝药只是一个辅助手段,汤方不单指方子,它更是一个方针(扶正与祛邪)、方法(补与泻)、方向(升与降)。比方说,肝阳上亢,头晕耳鸣的病人,脉象弦硬,双寸上越,我们开天麻钩藤饮加丹参、穿破石、豨莶草。往往几服药就头不晕,耳不鸣,身体轻松多了。但没过多久,病人又和家人吵架,血压又高了。于是来看病,说,有没有可以降压的药。
其实很多方子都可以降压,比如说,天麻钩藤饮加丹参、穿破石,这里揭示的不单是方药的组成之妙,它还透出创方用方的思想。气血并走于上,脉势上亢,我们用药把它降下来,然后通过疏通血脉,利小便导出去,这就是一个降气的大方针,以降为顺,就是这个方的大方向。知道了这个方向(升降),很多方都可以选用,也可以随手加减化裁,甚至还可以从把日常生活中的令人降气顺气的方法利用上,这个病就真正地好起来。避免那些引起人体气机上逆,肝阴亏损,肝阳上亢的现象,如熬夜打麻将、长期看电视、吵架等。
这就是说,医生教病人饮食清淡,保持血脉流通(相当于穿破石),也是在用方;劝病人儿孙自有儿孙福,少管儿孙事,少操儿孙的心(相当于丹参、夜交藤、茯神),也是在用方;劝病人少熬夜,以避免阴虚阳亢(相当于杜仲、桑寄生、牛膝),也是在用方;劝病人少生气,少和别人过不去,少看别人坏处(相当于天麻、钩藤、石决明),这也是在用方;劝病人少吃花椒、辣椒、烧烤这些令人上火的东西(相当于栀子、黄芩、益母草),这也是在用方……
正如古人所说,每一味药都有每一味药的性味、功效。药物的性情和人的性情能相互调和,身体就会舒服,疾病就好得快。人体如果能够改善自己的性情,让疾病无所适从,身体也会恢复得快。不同性情的人,所得的疾病也有所不同,就像亢奋的人,老了容易中风,得食管癌。沉郁的人,老了容易脑萎缩,健忘,这是脑袋阳气不够,升发不起来。下半身容易长肿块,这是阳气郁在中下焦。
所以我们知道药物的性情,知道人的性情,进而再去研究了解疾病,这样就更能够挖掘到疾病的本质。所以聪明的人,在中药治疗时好时坏时,立即会反求诸己,反思自己过失,然后再纠正之,重新过一种新的人生,备受困扰的疾病可能就会不攻自破。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