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肉毒毒素联合针灸治疗脑梗死后上肢局部肌痉

目的

观察肉毒毒素注射结合针灸疗法对脑梗死上肢局部肌痉挛患者疗效以及治疗前后上肢运动的fMRI变化,并分析其机制。

方法

脑梗死后上肢局部肌痉挛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各20例,A组采用A型肉毒毒素注射配合针灸以及康复训练,B组采用肉毒毒素注射及常规康复训练,C组则仅予以常规康复训练。

治疗前后采用改良Ashworth评分、Wolf运动功能评定、Fugl-Meyer上肢功能评分,并结合超声观察引起上肢屈肌痉挛肌肉的长度、厚度的变化,以及上肢运动的fMRI变化。

结果

治疗3周后,3组患者Fugl-Meyer上肢功能评分及Wolf运动功能评定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A组更高于B、C组(P〈0.05)、B组更高于C组(P〈0.05);3组改良Ashworth分级和Wolf评定时间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A组更低于B、C组(P〈0.05)、B组更低于C组(P〈0.05)。

A、B组患者在静息时肱二头肌长度均较治疗前及C组明显增加(P〈0.05),并接近正常人的肌长度;C组治疗前后肱二头肌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患者在静息时的肌纤维厚度、最大等长收缩的肌纤维长度和厚度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A、B组患者肱二头肌屈伸肌力均较治疗前及C组明显增加(P〈0.05),C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组患者SM1区激活面积及激活强度均较治疗前增大(P〈0.05),2组SMA区和小脑激活区域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A型肉毒毒素联合针灸疗法可以较好的缓解脑梗死后上肢局部肌痉挛,增加上肢活动的灵活性,以及患者的日常生活功能。

作者:鲍晓、王鸣鸿、刘惠宇、谭杰文、黄东锋出版源:《中国康复》,(4):-文献来源:百度学术







































电子课本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
电子课本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



转载请注明:http://www.hdsc88.net/jjlyf/576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