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况下,新生儿的眼球较小,眼轴长度还未达到成人水平,此时新生儿的双眼处于远视水平,这是生理性远视,也称之为“远视储备”
随着现代化生活方式的改变,儿童青少年近距离用眼时间长、负荷变重,孩子“远视储备”过早消耗,最终导致近视等问题出现。那么,作为“对抗”近视发展的缓冲区,保留合适的远视储备就变得非常重要。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一个孩子的视力检测为5.0(即1.0),散瞳验光的结果是+50度甚至+度,就是说远视50度甚至度,那么这个孩子距离近视就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但如果散光验瞳的结果是“0”,就说明已经没有远视的余量储备了,接着往下发展就是近视。
如4~5岁的儿童生理屈光度为~度远视,则有~的远视储备,如果生理屈光度只有50度的远视,意味着其远视储备消耗过多,有可能过早发生近视。当然并不是远视储备越高越好,每个年龄孩子的远视储备量可以参考下表:
怎样知道孩子的远视储备还有多少?
医院进行睫状肌麻痹后的验光,即“散瞳验光”。散瞳验光能够使睫状肌充分放松,去除调节痉挛,使得验光结果更可靠、客观,更真实地反映出孩子的屈光状态。
由此可以看出,未发生近视的儿童青少年视力虽然都属于正常,但并不代表可以不用检查。无论是否已经发生近视,都建议每隔6~12个月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视力和屈光度,对预防近视的发生极为重要。
供稿
公卫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