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知识
面肌痉挛是血管压迫面神经引起面神经脑干段出现“脱髓鞘”改变,此病理性改变,相当于导线表面的绝缘层缺失,从而使神经纤维电信号传导出现“短路”,临床上就表现为面部肌肉难以自已控制的异常收缩。
肖科峰医师
面瘫、面瘫后遗症、面肌痉挛、面肌萎缩、头痛头晕、焦虑失眠、记忆力下降、梅杰综合征、三叉神经痛、脑出血后遗症、脑血栓、脑缺氧、供血不足、等神经内科疾病。
长按识别 本病女性多见,小儿不发生。发病在20岁以后,40-50岁居多。病变均为单侧,左右侧别基本相当,有谓左侧多于右侧者。本病的临床特点如下:
1、阵发性一侧面部肌肉不自主地抽动。多数病人发病由眼部开始,缓慢发病。大部病人由眼轮匝肌痉挛起,即先从下眼睑抽摘开始。以后逐渐波及至一侧面部,甚至包括同侧颈阔肌在内的面部表情肌。额肌一般不受累。亦有面神经麻痹后并发痉挛者。
2、病情常为进行性发展。开始时抽动较轻,短时内即能缓解,间歇期较长;以后发作逐渐频繁,甚至可出现病侧面肌强直性痉挛、睑裂闭合不全及口角向上提的“怪像”。其面肌的抽动部位也有扩展,一般二年内口轮匝肌也开始痉挛,其进展较快,不能缓解。晚期可发生面肌无力。
3、抽动发作时面部一般无痛感,也不伴有颈部与肢体的抽搐。
4、病人在疲劳、精神紧张、情绪激动、谈笑等情况下可诱发或加重发作。
5、病人自己不能控制抽动的发作,同时病人也不能模仿其发作状态。
6、个别病人可有头痛与同侧耳鸣、听觉过敏,患侧面部血管收缩紊乱等情(如有镫骨肌发生痉挛者),则可引起耳鸣,但无听力下降。
7、临床检査:神经系统检査,面部感觉基本正常,亦无其他神经系统受侵害的表现;肌电图可出现纤维震颤与肌束震颤波;脑电图正常,无癫痫波。
8、临床上也发现有8%的病人伴有三叉神经痛或三叉神经区域感觉减退。
本病应与下列疾病作鉴别诊断
1、痉挛症:小儿多见。不仅面神经支配区可出现痉挛,面神经支配区以外的部位亦可出现痉挛。但这种痉挛是面部各部分出现的微动,而且这种微动可以有意识的加以控制。
2、特发性眼睑痉挛、面部肌肉抽搐、儿童面肌习惯性跳动等疾患为双侧性,易与之鉴别。
3、皮质性癫痫:亦称Jackson癫痫,其表现是在面神经支配区以外的部位出现较大的间歇性痉挛。
4、颅脑肿瘤:如听神经瘤、面神经瘤、岩部胆脂瘤、桥脑小脑角肿瘤、脑膜瘤等,应做脑高分辨率CT、MRI等检査以鉴别之。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