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足底痉挛行路难,肉毒毒素注射渡难关

脑卒中是康复科的常见病,据统计,我国脑卒中发病率正以每年9%的速度上升,并呈现年轻化的趋势,脑卒中幸存患者中有将近70%不能完全恢复之前的劳动能力,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尽早的介入针对性的康复治疗能大大降低脑卒中导致的功能障碍,减少并发症,最大可能开发患者潜能,提高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

39岁的李先生,本是一名海员,人到中年,正是家里的顶梁柱,却于今年三月份突发脑梗。发病后五个月的他,迫切的想要重返工作岗位,却因为走路时足趾抓地,足趾疼痛难忍,严重影响步行的稳定性和效率,于是前来康复医学三科就诊。

康复科普知识一——“足趾抓地”

足趾抓地听起来很简单,但其中原理却并不简单,处理起来也很棘手,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今天小编就通过一张简单的图表带大家了解一下足趾抓地这样一个小问题,是如何影响脑卒中患者的下肢,乃至全身的。

针对李先生的问题,在康复医学三科马将主任的带领下,我们进行了全面的康复评估,为其制定了为期两周的康复计划方案。康复方案的关键第一步就是精准肉毒毒素注射技术,首先结合评估结果,在肌骨超声引导下,联合肌电声音反馈,马将主任对踇长屈肌、趾长屈肌、踇短屈肌、趾短屈肌等进行精准定位,按痉挛程度、部位及特点逐一实施肉毒毒素注射方案,降低关键肌群的异常肌张力,为后期的治疗方案争取时间。随后,为患者量身定制的踝足矫形器不仅能够巩固肉毒毒素的疗效,而且保证其步行中的正确力线关系,同时,治疗师进行的牵伸技术与促通技术并行,降低小腿三头肌、踇长屈肌、趾长屈肌异常肌张力,放松足内在肌以及足底筋膜,促通胫骨前肌,腓骨长肌,腓骨短肌等弱势肌群以增强主动活动,并针对性进行关键点控制、重心转移、平衡以及感觉输入等治疗措施。

经过两周的康复计划实施,患者足趾疼痛及抓地的问题有所缓解,步态也有了明显改善。临近出院,我们为患者提供了家庭康复指导,并嘱其2周后复诊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脑卒中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尤其是肢体远端的恢复更需要科学的的康复治疗和一颗持之以恒的心。在此康复医学三科预祝患者早日实现自己重返岗位的梦想,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康复科普知识二——精准肉毒毒素注射技术

通过超声结合肌电引导将肉毒素精准注射至痉挛肌肉通过药物抑制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引起肌肉松弛,从而为主动肌的恢复自主收缩提供时间窗,其药效维持约3-6个月是一种缓解脑卒中后肌痉挛的快速、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康复医学科三科马将主任已开展精准肉毒毒素注射技术很多年,针对异常肌张力的肌肉,在超声引导下,通过肌电声音反馈能够实现精准定位,根据病情、功能障碍表现以及痉挛部位和程度,实施个体化的肉毒毒素注射方案,随后紧密结合具体的康复治疗方案,降低肌张力,纠正异常模式,大大提高了脑卒中患者的康复预后。

原创作者:张向州

审稿校稿:李红

排版编辑:谢鹏程

审定发布:马将

张向州:河北省社区康复医学会理事,足踝康复治疗分会委员,曾于中国康复研究中心运动疗法科进修深造。

擅长:偏瘫,颈椎病,肩痛,腰椎间盘突出症,骨科术后关节黏连等疾病的康复治疗。

医院

康复医学科

联系方式

(医办室)/(护士站)

地址

病房


转载请注明:http://www.hdsc88.net/jbtz/695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