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典型病例面肌痉挛5年,显微血管减压术

  病友故事:王女士今年34岁,长相姣好。但在她的脸上,间断性的会出现左侧眼睛、嘴角一抽一抽的现象,为她的颜值打了个大大的折扣。一年前,医院确诊为面肌痉挛,并进行了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但术后并未缓解。今年她两次找到西安交大一附院颅底颅神经疾病诊疗专家组姜海涛教授,最终再次为进行了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术后面部抽搐立即消失,露出了甜美的笑容。

王女士第二次手术前后对比

  据王女士描述,四年前,她刚出现面肌痉挛时,只是左侧眼角一抽一抽的,比较轻微。但30岁的年纪,哪个女子能受得了自己眼角和嘴角,就像《乡村爱情》里的赵四一样,不停地抽搐。为了治病,医院就诊,被确诊为左侧面肌痉挛后,医生为她进行了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但术后抽搐虽然稍微减轻了一点,但并没有停止,并且从今年开始还加重了,抽搐范围扩大到了左侧的鼻翼、嘴角,幅度也比之前更大了。   

  经过上一次的治疗,王女士对面肌痉挛和手术都有所了解,经过多方面对比之下,她找到西安市交大一附院姜海涛教授,但得到的结果却是回家等等吧。姜海涛教授告诉她,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手术后,有30%的患者会存在延迟治愈的情况。如果责任血管是比较粗大椎动脉,或者压迫时间较长,都可能对面神经造成的损伤比较严重,术后可能需要8-12个月的时间才能恢复,但一般不会超过1年。

  按照姜教授的吩咐,王女士回家后,面部抽搐依然没有恢复,而且比之前加重了。这一次姜教授根据经验分析,她的情况并非延迟治愈,而是手术失败。

  面肌痉挛手术失败的原因

  姜海涛教授解析:造成面肌痉挛的原因是由于面神经在出脑干段受到周围异常行走的血管压迫造成,而显微血管减压手术的原理就是通过手术的方式将面神经和血管进行分离,并在中间垫上神经垫棉,解除压迫。手术的关键在于彻底减压而不骚扰周围的其他血管和神经。手术失败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医生在术中对于责任血管的分析不足,存在遗漏、误判的情况,另外减压材料的选择、放置位置和大小不当时,也不能达到充分减压的目的。

  经过评估后,年5月姜教授为王女士进行了左侧面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手术。这一次,王女士的面部抽搐在麻醉清醒后,即刻就消失了,她说,经历了这么多,终于摆脱了脸抽的问题,自己从内心里感到很高兴。

  如何保障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手术的效果

  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手术的成功,一方面需要手术医生具备丰富的经验,掌握熟练的手术技巧。在手术开展之前,做好术前评估、手术技巧、并发症的防控处理,将手术的风险控制在可接受和可处理的范围。

  另一方面,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的应用,也从客观上保障了手术的效果。它能在手术前记录面肌痉挛患者特有的侧方扩散波,并实时观察异常波的情况,一旦“责任”血管找到了,监测系统就会立即发现,充分进行减压后,异常波才会消失。这样,医生就可以在患者麻醉时,判断其清醒后的效果。而且在整场手术里,神经监测医师不但要帮主刀医生判断是否找对、找全责任血管,保证手术效果,还可以同步“保护”患者的面神经、听神经以及脑血管的功能不受损伤,被医生形象的称为,手术中的“第三只眼”。




转载请注明:http://www.hdsc88.net/jjlzs/705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