臀肌挛缩(Glutealmusclecontracture,GMC)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臀肌及其筋膜纤维变性、挛缩,引起髋关节功能受限所表现的特有步态、体征的临床症候群,以幼年、青少年多见
病因
1.GMC发病率不尽相同,由于苯甲醇作为抗生素等治疗药物的溶剂通过肌肉注射进入臀部,导致GMC的发生率在医疗条件较差的地区较高;
2.免疫因素
免疫复合物可造成血管壁损伤,引起血管内凝血导致组织的缺氧状态,进而肌细胞损伤、成纤维细胞活化最终引起臀肌纤维化;
3.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术后并发症;
4.臀肌筋膜间室综合征后遗症;
5.臀部感染;
6.疤痕体质;
7遗传因素;
8.特发性
臀肌挛缩症的临床表现患者最初感到蹲、跑、跳困难,走路呈跛行
1、跑步时只能小步幅跑动,大步幅时呈跳跃状;
2、步行时呈“外八字”(鸭步或蛙形腿)步态;
3、坐位屈膝屈髖90°不能翘二郎腿;
4、双膝并拢不分开不能完全蹲下,下蹲时并足膝部划圈或分开双足双膝才能蹲下;
5、屈髋或下蹲时双手放在臀部骨头凸起的地方有条索状物(或块状物)在骨头表面皮肤下面滑动或发出响声;
6、有的臀部明显板块样;有的臀部明显凹陷较尖;
7、有的侧身睡觉时上面那条腿膝盖放不到床上;
8、严重的可有驼背、身体歪斜。
典型类型
具备外八字步态,臀部可触及条素状物,双膝并拢下蹲试验(+),不能跷二郎腿,Ober征(+),双下肢内收,内旋障碍等
臀肌挛缩症的分型轻度(或Ⅰ度):跷二郎腿可达关节上方但明显受限,可伴有髋部弹响、肢体等长。手术松解结合系列功能锻炼,效果十分理想,恢复快;
中度(或Ⅱ度):跷二郎腿仅能达胫骨结节处,但尚不合并肢体不等长。手术时,挛缩组织必须并彻底松解,术后需加强功能锻炼,效果仍十分理想,恢复较慢;
重度(或Ⅲ度):跷二郎腿仅可达踝部,多双膝不能并拢,呈极度外旋、外展蛙式位。有骨盆倾斜致肢体假性不等长,双下肢内旋极度受限,甚或颈干角、前倾角增大改变。
治疗方式
1、传统切开手术治疗
臀肌挛缩带切除手术;臀肌挛缩带切断术加臀大肌止点松解术
2、关节镜手术治疗优越性在于:
手术视野清晰,血管神经清晰可辨,操作更安全;
关节镜手术不广泛剥离肌组织,创伤小,出血少,术后炎性反应轻,伤口愈合快;
切口小,对组织的影响小,可以早期进行功能康复训练;
关节镜手术只是切开臀肌挛缩带,并不切除臀肌挛缩带所以对臀部的外观影响小,不会出现组织缺损;
能够达到与传统手术相同的治疗效果;
切口小,瘢痕小,美观,缩短住院时间,能更快的恢复工作和学习。
术后照片
术后功能锻炼1.术后当日麻醉清醒后可行踝泵运动和踝关节旋转运动;2.术后6小时:平卧位,用绷带将双膝并拢缠绕,膝下垫软枕,屈膝30°,固定24小时。观察伤口渗血情况,渗血或引流不多时可拔除引流,开始功能锻炼;3.术后24~48小时内,协助与指导病人在床上作双下肢的交叉运动,屈曲内收双髋关节,练习起坐,3次/天,30分钟/次;4.术后48小时,协助患者下床走一字步:挺胸抬头双肩水平,双下肢交叉直线行走。3次/天,30分钟/次;
5.术后3~4天,在走一字步的基础上逐步增加并膝下蹲练习:双脚并拢,双手平举,足跟不能离地,腰背部挺直;
6.术后第7天,在纠正异常步态的基础上,进行腿部锻炼(翘二郎腿),翘腿时端坐于靠背椅上,背部紧贴靠背,一腿过膝,交叉架于另腿上,左右腿交叉。3次/天,30分钟/次,功能锻炼时要循序渐进,防止活动过度引起出血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