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期
潜伏期通常约2个星期至12个星期,在记录中曾出现四天到超过6年,视伤口严重程度、伤口部位等因素而定。但若发病,致死率接近%。
潜伏期中感染者没有任何症状,也不具传染性。
对于狂犬病的症状,有狂躁性和早瘫性之分,并不是所有的病发者都表现出狂躁,畏光,恐水,恐风等症状,有的受感染者在发病时表现并不激烈,30%的发病人数为早瘫性的。
对于狂犬病的检测,如果没有出现临床症状,是无法检测的,而且目前对狂犬病的确诊只有在实验室才能进行,通过荧光抗体试验检测脑组织中是否存在狂犬病毒抗原。
关于狂犬病的症状,根据美国疾控中心网站表明:
1)最初症状与流行性感冒相似,例如发热、头疼等,可能会持续数天。
2)伤口可能会出现针刺、灼烧或者瘙痒的感觉。
3)随着病情的发展,会从开始的焦虑,亢奋变为精神错乱,产生幻觉等神经性症状。
4)通常整个病程为2-10天,最后几乎%的死亡。
初期(可持续1至4日)
大多数患者出现全身不适、发烧、疲倦乏力、不安、恶心等症状,对疼痛、声音、光线等等外界刺激敏感,咽喉出现紧缩感。由于病毒在伤口附近大量繁殖而造成周围神经刺激,因而感到伤口附近有麻木、发痒、刺痛或虫类爬行的感觉。中期(痉挛期,约持续1至3日)原先各种症状转趋强烈、明显,且出现严重痉挛。患者开始精神错乱而出现幻觉、谵妄、幻听等等症状,同时对于光、声音、水、风等外界刺激的反应变得更加激烈,其中对水的反应最剧烈。因迷走神经核、舌咽神经核及舌下神经核受损,引起呼吸肌、吞咽肌痉挛而出现“恐水”、“吞咽、呼吸困难”等症状。尤其“恐水”是绝大多数患者都会出现的症状(个别患者恐水症状并不典型,亦不一定在早期出现),该表现为确认罹患狂犬病与否的重要症状之一,因除狂犬病外尚未在其他疾病中出现。此“恐水”表现相当多元,举凡“喝水”、“流水声”、“看见水”或听到“水”字可能导致咽喉肌严重痉挛,此时患者常常因喉部严重痉挛而窒息死亡。由于脑部已受侵袭,各项认知功能开始退化,加上咽喉疼痛肿胀而缺氧,脸部会出现扭曲表情并烦躁不安,会突然出现冲动的失控场面如发狂大吼、自残等行为,此外还会因持续高烧而大量出汗导致脱水。部分病程较慢的病患此时期尚有部分言语、自主能力,但意识已不甚清楚。而大部分病患在此时期因高烧与神经破坏,随时可能死于中枢神经衰竭、呼吸衰竭、心脏衰竭或高血压、大型中风。值得注意的是此时期病患具有攻击性,很可能咬伤他人,造成其他人感染狂犬病。另外,中期的病情随时有可能急转直下,导致病患突然死亡或快速进入末期。末期(瘫痪期,持续6至18小时)随痉挛抽搐逐渐停止,病情进入末期。此时患者似乎逐渐趋于安静,少数病人病情出现短暂好转且恢复意识,能配合治疗、简单回答问话、或勉强饮水与进食。疾病似有好转,但意识将很快再陷入模糊,各种瘫痪症状逐步出现,尤以肢体瘫软为大宗,另外包括“颜面瘫痪”、“腹壁反射、提睾反射、膝跃反射”等生理反射消失的症状也会出现。此时病患迅速陷入昏迷,呼吸逐渐减弱、不规则,出现大量“痰音”。脉搏逐步减弱、不规则,甚至无法测得。心跳减缓、心率混乱且血压逐步下降。皮肤失去血色转为湿冷并出现花纹且指端青灰。病患最终瞳孔散大,口鼻腔中流出咖啡色液体,迅速死于呼吸、循环和全身衰竭。末期进程极快,不到一天即可能造成病患死亡。对于狂犬病毒的确认,欧美国家提倡在可能的情况下,优先采用实验室检测方法;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在我国由于受到检测条件、医疗水平的限制,目前要通过实验室检测立即判断犬是否“健康”是不现实的。
十日观察法:
如果动物在10天的观察期内保持健康或经可靠的实验室使用恰当诊断技术证明该动物未患狂犬病,则停止治疗。
此观察期仅适用于犬和猫。
除濒临灭绝的物种之外,其他怀疑患有狂犬病的家养和野生动物均应当实施安乐死并使用恰当的实验室技术对其组织进行狂犬病抗原检查。
当家养的犬、猫或黑足鼬在人暴露初始是健康的,正确接种过疫苗(至少用有效疫苗接种过两次的记录)并易于进行10日观察的情况下,应确保恰当的伤口处理而加强免疫接种可以推迟(注:即在上述情况下原则上可以不接种疫苗,或十日观察法并非必须,仅作为双保险而使用。实际上在上述情况下最终结果是绝大多数案例根本不用接种疫苗),特别是当患者曾经接受过暴露前预防或此前的暴露后预防是在过去的3个月内(按:此类人实际上根本不用接种疫苗,十日观察法只是为了双保险)。
在欧美等已消灭狗群中的狂犬病的国家,其实被狗咬原则上不用接种狂犬病疫苗,十日观察法并不“适用”(实际上用不着,没必要)。十日观察法最适用的正是中国这样的狂犬病疫区。
使用效力不确定的疫苗,包括神经组织疫苗,曾经进行过全程暴露前或暴露后预防接种的III级暴露者,或者没有完成暴露前和暴露后的全程预防接种,应给予全程暴露后疫苗接种,包括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再次暴露的III级暴露者,原则上也只需要加强2针,不需要接种免疫球蛋白。
III级暴露者只有在同时满足一定的条件下才需要给予全程暴露后疫苗接种,包括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这两种附加条件分别是:
1)III级暴露者,曾经使用效力不确定的疫苗,包括神经组织疫苗,进行过全程暴露前或暴露后预防接种。
2)或者III级暴露者,使用效力确定的疫苗,但没有完成暴露前和暴露后的全程预防接种。
有的人喜欢养狗、养猫,这本身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你需要给你的宠物接种狂犬病疫苗,并且不要让它影响到其他人,因为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喜欢狗和猫,甚至有人会害怕它们。
更不要将那些不喜欢养狗,养猫的人视为没有爱心。
养狗,养猫与其说是爱心,倒不如说这是你的一种爱好,如果说非要和爱心拉上关系的话,可以去领养一只狗或猫,而不是买一只你认为帅气得不行的萨摩耶。
教给孩子如何避免动物咬伤是控制和预防狂犬病的关键。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版)》这个世界的改变不是一个人做了很多,而是大多数人做了一点点。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有关急救知识和急救故事,以及我的碎碎念,长按图片,识别涓撴不鐧界櫆椋庡尰闄㈡瘮杈冨ソ鍖椾含鐪嬬櫧鐧滈澶ф澶氬皯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