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生谈一例狂犬病患者诊断及临床感悟:
田某某,17岁男性患者,因“反复四肢抽搐10+年,再发加重伴恶心、呕吐1+天”于年5月15日09:56入我院。
既往10年前因抽搐医院诊断为癫痫(具体类型不详),后一直口服奥卡西平片0.6PoQd;左乙拉西坦片0.5PoBid;丙戊酸钠缓释片0.25PoBid。经上述药物控制后到发病前一直未发作过。询问病史,患者家属否认狗咬伤的病史。
查体:生命征平稳,查体不合作,感吞咽困难,四肢正常,抽搐发作时肌张力增加。未见明显伤口等痕迹。
入院诊断:考虑癫痫发作。
住院后患者但反复发作抽搐。嘱继续口服原方案抗癫痫药物及地西畔注射液予以镇静等对症支持治疗。
入院后第3天,患者仍反复发作抽搐。因抗癫痫治疗效果差,再次详细追问病史。
年1月因自家养母狗在别家产崽,患者捉狗崽回家时被母狗咬伤左下肢中上段,未作特殊处理及狂犬预苗接种。
补充查体:恐水征阳性,怕风,怕光,吼肌痉挛,左下肢中上段胫骨前缘有2粒豆子大小伤痕,已结痂。
通过病史及临床症状综合考虑:狂犬病?癫痫。
在疾控中心支持下并采集患者唾液及病狗脑脊液送检省疾控中心。
同时在家属要求下补种狂犬预苗。给予镇静,补液,行捆绑固定等措施。
患者与年5月18日17:00因为呼吸循环衰竭死亡。
关于打狂犬疫苗,听听世卫组织的专业意见:
一旦被猫狗咬伤或抓伤,要立即用20%肥皂水反复冲洗伤口,在伤口处涂2~3%碘酒或75%酒精进行消毒,暴露伤口无需缝合和包扎,并立即到指定的狂犬病免疫预防门诊接种狂犬病疫苗。
世卫组织画了个完整的流程图:
那么问题来了,狂犬疫苗到底怎么打呢?什么情况下必须打?什么情况下可以不打?世界卫生组织的狂犬病研究中心的权威说法是这样的:
1
被健康的狗(猫)咬伤不用注射疫苗
「带毒」是医学术语,意思是「有传染性」。这里不带毒指的是:即使猫狗携带了狂犬病毒,在它们没有发病前,是不具备传染性的,不用打针。
2
被有异常的动物咬伤,需要注射疫苗
狂犬病毒的病理是侵袭动物脑细胞引起狂犬病发作,这时动物一般会出现非常明显的异常情况,很容易识别。
这时动物的唾液才带毒(有病毒),具备传染性,如果被这样的动物咬伤,一定要打狂犬疫苗。
据世卫组织有关规定,狂犬病疫苗原则是接种越早效果越好,最好是在24小时内注射。超过24小时注射疫苗的,只要在疫苗刺激身体产生足够的免疫抗体之前,人还没有发病,疫苗就可以发挥效用。因此,补种疫苗是有效果的。
(声明: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
治疗白癜风的最好医院北京专治白癜风的医院哪家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