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痉挛手法检查是按对关节进行被动运动时所感受的阻力来进行分级评定的。常用的分级方法有神经内科分级和Ashworth分级,其他方法还有按照自发性肌痉挛发作频度分级的Penn分级法和按踝阵挛持续时间分级的Clonus分级法,但不常用。神经内科分级,分为以下五个等级:0级:肌张力降低;1级:肌张力正常;2级:稍高;3级;肌张力高,活动受限;4级:肌肉僵硬,被动活动困难或不能。今天主要介绍一下改良Ashworth分级法。改良Ashworth分级法评定标准: 0级:正常肌张力。 1级:肌张力略微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在关节活动范围之末时呈现最小的阻力,或出现突然卡住和突然释放。 1+级:肌张力轻度增加,在关节活动后50%范围内出现突然卡住,然后在关节活动范围后50%均呈现最小阻力。 2级:肌张力较明显地增加,通过关节活动范围的大部分时,肌张力均较明显地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容易地被移动。 3级:肌张力严重增加,被动活动困难。 4级:僵直,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呈现僵直状态,不能活动。
改良Ashworth分级法属于痉挛手法评定方法之一,是临床上评定痉挛的主要手段。改良Ashworth分级法添加了一个中间等级,以降低处于中间级别附近的集束效应。同时改良Ashworth分级法评定时还需要考虑阻力出现的角度,并要求将被动运动的速度控制在1s内通过全关节活动的范围。1、改良Ashworth分级法的特点(1)优点:具有较好的评定者间的信度,评定方法也较为便捷。(2)缺点:不能区分痉挛和其他导致肌张力增高的障碍问题。
2、评定的注意事项
(1)由于被动运动检查处于缺乏自主控制的条件下,因此要求患者尽量放松,有评定者支持和移动肢体。
(2)所有的运动均应予以评定,且特别要注意在初始视诊时被确定为有问题的部位。
(3)在评定过程中,评定者应保持固定形式和持续的徒手接触,并以恒定的速度移动肢体。
(4)若要与挛缩鉴别,可加用拮抗肌的肌电图检查。
(5)在评定过程中,评定者应熟悉正常反应的范围,以便建立评估异常反应的恰当参考。
(6)局部或单侧运动障碍时(如偏瘫),注意不宜将非受累侧作为“正常”肢体进行比较,将脑损害同侧肢体作为“正常”肢体比较推测异常可能是不正确的。
白癜风怎么能治好白癜风能治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