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人都不想在体育锻炼中受伤,但万一出现了运动损伤该如何处理呢?掌握运动损伤的处理办法,能帮助你正确应对突发的运动损伤,降低损害造成的危害,减少伤者的痛苦。
人们在日常生活跑步锻炼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小腿突然产生剧痛感,导致跑步锻炼无法正常进行的情况。如不及时采取科学的处理方法可能会留下后遗症,对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小腿肌肉痉挛的一般表现在小腿肌肉持续收缩成一团并猛烈牵拉关节,同时伴有剧烈疼痛的症状,通俗的说就是抽筋。这种症状多发生在小腿和足等部位,肌肉痉挛时所涉及的关节,其屈伸功能会有一定的障碍。肌肉痉挛常发生在夏季剧烈跑步运动过程中,或者严重出汗的时候。冬季跑步肌肉受到寒气侵袭也有可能会出现这种症状。
轻度的肌肉抽筋,只要朝着抽筋的肌肉相反的方向进行牵引,一般情况下都可以缓解其症状。牵引时切忌不要用暴力,用力要缓和均匀、以免造成肌肉的拉伤,冬季处理时要注意保暖。严重的肌肉痉挛有时要采取麻醉的方式才能有所缓解。为了能通畅无阻的跑步,我们应该在平时采取相关预防措施,譬如加强锻炼,提高机体的耐寒能力和肌肉耐力。冬季运动的时候注意保暖;夏季运动尤其是剧烈或者长时间运动的时候,要重视糖类和无机盐的补充。
跑步时还会出现腿部扭伤等损伤的情况。一般出现类似的急性损伤我们要先让伤者停止运动,以最舒适的姿势休息,并采用适当的措施保护其不再受伤。不要轻易移动伤员,降低加重损伤的危险。
在受伤后的二十四小时内,针对患处用冰袋进行冷敷,或者用冷水冲淋等办法,减轻疼痛。待受伤症状(发热、红肿、疼痛)消失后,方可转为热敷。
有些严重的情况需要在受伤部位进行冷疗之间或之后,需采用绷带对患处进行加压包扎,以减少患处的出血和肿胀,并固定患处。但不要绑得太紧,要注意观察受伤部位远端的皮肤颜色、温度及感觉,确保绑带没有压迫神经或阻断血流。在损伤后的二十四小时至四十八小时,尽量使受伤部位抬高至高于心脏位置,这有助于防止和消除肿胀。
(来源:体球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