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是种什么样的体验,来看看女同胞们怎么说:
只要大姨妈一造访,平时爱吃的芒果、榴莲、咖啡、巧克力……分分钟变成“毒药”。
每次参加重要的场合,和例假撞期,精力就会被分走一大半。
冷汗淋漓、脸色苍白,还不敢动弹,连走路都是飘的。
每个月的经期,真的都如同“历劫”一般。腹部像是被刀绞,腰部酸胀,站也不是,坐也不是,只能难受得捂着肚子翻来覆去。
但你知道痛经最严重的后果是什么吗?BBC报道,年,英国一位28岁的女孩因为严重的经前期综合征伴痛经以及情绪问题,医院治疗,最后忍无可忍在医生的建议下手术切除子宫。
为什么女性会出现“痛经”?
痛经,是由于经期盆腔组织充血,未生育女性宫颈管比较狭窄、经血外流不畅所致。
另外,月经周期子宫内膜会产生一些可引发子宫收缩的物质,比如前列腺素,这种物质分泌过多时,容易引起疼痛。
疼痛发作时,一般为阵发性或者痉挛性的,疼痛部位在下腹部,个别女孩子会伴有背痛、恶心、呕吐、腹泻或者头痛。
痛经的疼痛程度和个人的体质以及对疼痛的耐受性有一定关系。
痛经,很可能跟这些疾病有关
通常来说,痛经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在临床上,大部分痛经都属于原发性痛经。
原发性痛经:它的发生与月经周期有关。一般女性在初潮后1~2年就会有痛经出现。
继发性痛经:说简单点,就是因为疾病引起的痛经,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等。这一类型的痛经相对没有那么常见,常见于已婚已育的女性。
子宫腺肌病,就是子宫内膜异位到子宫肌层,你可以想象成“树皮长到了树干里”。它没有办法像月经一样排出体外,只能在肌层间,随着每一次月经增生、出血,子宫也变得越来越大,增大的子宫还会压迫邻近器官,此外,还会导致经量增多、经期变长,引发贫血。
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子宫腺肌病同称为“姐妹病”,也是由于异位到子宫腔以外的子宫内膜出血。
特别提醒的是,这两种疾病引发的痛经需要积极治疗,注意是积极治疗!!如果长期拖延,疼痛不但不会减轻,还可能引起不孕症。
此外,研究表明,遗传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的重要因素,也就是说,母亲痛经,女儿也容易痛经。
那么,面对痛经我们该怎么办呢?
“多喝热水,少吃凉的!”
“忍一忍,心理上要战胜它!”
这些是长辈们最常告诉我们的方法。其实,很多人不知道,月经在很长一段时间一直是女性羞于启齿的话题,而痛经自然而然也成为了需要避讳、忍耐的一部分。
在追求生活质量的今天,如果痛经影响了正常生活,我们完全可以求助所有的手段去缓解和治疗痛经。
从医学角度上来看,建议原发性痛经的年轻妹子,在必要时可以吃止痛药来缓解,每个月只吃那么一两片是没问题的,大家不必对止痛药那么抗拒哈~
目前,市面上现有的缓解痛经的药物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以布洛芬为例的非甾体抗炎药
另一种则是需要长期服用的短效避孕药
我一般建议年纪轻、痛经年限也不长的患者吃止痛药来缓解,如果你常年痛经、又想避孕的话,吃短效避孕药是再合适不过的。
(注:现在的短效避孕药的治疗范围很广,比如月经紊乱、痛经,都有用。)
但需要大家划下重点!!
止痛药仅针对原发性痛经,如果你是继发性痛经或其他不明腹痛病症,应先就医查明病因,对因治疗,才能有效解决痛经。因此,一痛经就吃止痛药,有时候也会延误病情。
如果你从未就诊过,可以先检测判断是否有器质性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子宫肌瘤、急慢性盆腔炎等。如果有相关器质性疾病,请在医生建议下合理治疗,并定期复查。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