胞肓,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骶区,横平第2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有臀大肌、臀中肌及臀小肌,正当臀上动、静脉处布有臀上皮神经,深层为臀上神经。主治肠鸣、腹胀、便秘、癃闭、腰脊强痛。直刺1-1.5寸。
名词释义
胞,脬也,指膀胱。盲,指维系膀胱之脂膜。穴在膀胱俞穴两旁,应膀胱,主治膀胱疾患,故名胞盲。
功能作用
利尿通便,强健腰膝。
定位
位于骶区,横平第2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
解剖
有臀大肌、臀中肌及臀小肌,正当臀上动、静脉处布有臀上皮神经,深层为臀上神经。
详细主治
1、肠鸣、腹胀、便秘等胃肠病证。
2、癃闭。
3、腰脊强痛。
详细操作
俯卧位,在第二骶椎下间,后正中线旁开三寸处取穴。直刺1-1.5寸。艾炷炙3-7壮,艾条炙5-15分钟。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尿潴留、尿闭、淋病、便秘、肠炎、腰痛、坐骨神经痛、腹直肌痉挛、腰背疼痛、睾丸炎。
配伍
1、配秩边穴治大便不利、小便不利。
2、配石门穴、关元穴、阴交穴、中极穴、曲骨穴主治癃闭。
3、配志室穴主治阴痛下肿。
4、配次髎穴、承筋穴治腰背强痛。
相关论述
1、《针灸甲乙经》:“腰脊痛,恶寒少腹满坚,不得小便,胞肓主之。”
2、《类经图翼》:“在第十九椎下,两旁各三寸半陷者中。”
不要惊讶,以下是平台硬广,想学中医适宜技术的朋友可以看看,没有这方面打算的就不用看啦!
研究会为了传播中医药文化,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特邀请了各专业的中医名家为大家传授中医适宜技术。
以下是课程
《90天解锁人体个穴位密码》
??????
总是记不住穴位定位总是理不清经络走向
总是不知道每个穴位对应的操作手法
以上都不是问题!看视频就对了!
-E/N/D-
版权声明: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