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震颤都有什么症状呢,严重吗,会对患者造成哪些影响呢?
特发性震颤的常见症状
01
肌肉僵直:特发性震颤病患者的肢体和躯体通常变得很僵硬。病变的早期多由一侧肢体开始。初期感到某单侧肢体运动不灵活,有僵硬感,并逐渐加重,出现运动迟缓、甚至做一些日常生活的动作都有困难。
02
静止性震颤:震颤往往是发病最早期的表现,通常从某一侧上肢远端开始,以拇指、食指及中指为主,表现为手指象在搓丸子或数钞票一样的运动。然后逐渐扩展到同侧下肢和对侧肢体,晚期可波及下颌、唇、舌和头部。
03
运动迟缓:在早期,由于上臂肌肉和手指肌的强直,病人的上肢往往不能作精细的动作,如解系鞋带、扣纽扣等动作变得比以前缓慢许多,或者根本不能顺利完成。写字也逐渐变得困难,笔迹弯曲,越写越小。
04
特殊姿势:尽管患者全身肌肉均可受累,肌张力增高,但静止时屈肌张力较伸肌高,故病人出现特殊姿势:头前倾、躯干略屈、上臂内收、肘关节弯曲、腕略伸、指掌关节弯曲而指间关节伸直,拇指对掌,髋及膝关节轻度弯曲。
一、部分特发性震颤老年患者有言语障碍
患者存在肌张力障碍者占6%~47%。姿位性震颤在肌张力障碍中也很普遍特别是书写痉挛而在肌张力障碍中,有7%~23%伴发特发性震颤痉挛性斜颈常伴有头部和躯干震颤表现,在特发性震颤家族中少数成员还可以发现其他运动障碍性疾病如抽动-秽语综合征和不安腿综合征健康搜索确诊的特发性震颤患者中存在典型偏头痛的情况很普遍,另外也有伴恶性高热现象;
二、影响患者的正常活动
震颤在发病10~20年后会影响活动,随年龄增长严重程度增加,以致完成精细活动的能力受到损害。至发病后第6个10年达到高峰。86%的患者至60~70岁可影响社会活动和生活能力,包括书写饮水进食、穿衣、言语和操作。震颤幅度越大对活动能力的影响也越大,震颤对性别健康搜索的影响无差异;
三、心理伤害
在心理方面,要营造使患者心态和平的环境,避免情绪大起大落,要开导患者减轻思想负担,避免抑郁沉闷,要关心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尽量鼓励患者,自己完成日常活动,如吃饭,穿衣等。
纯中药疗法,根据多年治疗经验,总结出震颤发病主要累及肝、肾、筋脉,肝风内动是发病根本的病理基础,也是形成风、火、痰、淤疾病之标的根源所在,但又因病因病情不同,治疗也不同,运用纯中药制剂配伍,结合大量临床治疗经验,将震颤治疗分为三个阶段进行治疗:
第一步,先控制病情不继续发展,避免了病情持续发展带来的危害。避免引发焦虑症、抑郁症、书写困难,喉肌受累影响正常说话和发音
第二步,调节脏腑功能循环机制运行,药物持续作用修复损伤的脏腑功能,使之逐步恢复至正常工作运转。消除已经产生的并发症,提高身体的自我修复能力和免疫能力。
第三步,药物渗透全身,排除体内的风、邪、湿、毒将身体内部的不利因素排出体外,固本培元,滋养精髓,防止病情再次发展和复发。
手抖、头抖加、-
门诊